除碳工艺为什么加碳源?
这里必须啰嗦几句,要不等理解计算后会有疑问,除碳工艺不只是除COD,还协同除氮除磷,就如同笔者虽然看着很帅,其实,心灵也是很美的!所以,除碳工艺中你只要负责把这几个营养比例配齐就行了,本文是碳源投加,设定的是N、TP充足的情况下,但在正常情况下,TP往往太多了,实际上不会以TP的数值去配平的,这一点要关注一下!
2、营养比例的选择
分清自己是什么工艺之后,就要选着营养比例了
除碳工艺:CNP比100:5:1
脱氮工艺:CN比4-6,取中间值5
除磷工艺:CP比15:1
3、碳的数值选择
很多同行对碳源计算使用COD还是BOD比较疑惑,个人的思路是工程中使用COD计算,这样就有一个余量的缓冲,不至于碳源投加的过量,既然一切为实际服务,那什么情况下计算都选择COD是错不了的!
所以,选择COD还是BOD?那就COD吧!
4、氮的数值选择
对于氮的数值选择,大部分小伙伴是分不清的,也常常忽略这一点!记住一点!
除碳工艺选择TKN(凯氏氮,氨氮+有机氮的值),不过对于市政污水,没有工业废水混合的情况下,有机氮很少的,可以直接用氨氮,反正你自己的来水有没有有机氮自己清楚,自己判断!
脱氮工艺选择TN(总氮,氨氮+硝态氮+有机氮的值),为什么除碳工艺没有硝态氮,这里说清楚一下,大家理解后就能记住了,因为单纯的除碳工艺,微生物无法利用硝态氮代谢(合成+分解)只能利用氨氮,而硝态氮对于脱氮工艺的反硝化阶段恰恰是必须的电子受体(受氢体)!
5、磷的数值选择
没什么好说的,数值多少就是多少!不过前面说过TP一般过量,这个数值不用!
6、单位换算
对于碳源投加的计算,我一直强调其实就是单位的换算,这一步,很多小伙伴会算出错,这个考验的是高中的物理知识。
不过,笔者把换算过程写下来,记住这个比例以后就不会出错了
1PPM=1mg/L=1g/m^3=0.001kg/m^3
7、通用公式
平常碳源投加公式都不详细且不统一,本文给大家统一一下:
1)除碳工艺:
X=进水量*(20*N差值1-C差值)/碳源COD当量
其中:
X——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
N差值1——进水氨氮(或TKN)-排放要求的氨氮
C差值——进水COD-出水COD
2)脱氮工艺:
Y=进水量*(5*N差值2-C差值)/碳源COD当量
其中:
Y——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
N差值2——进水TN-排放要求的TN
C差值——进水COD-出水COD
3)除磷工艺:
Z=进水量*(15*TP差值-C差值)/碳源COD当量
其中:
Z——除磷工艺碳源投加量
TP差值——进水TP-排放要求的TP
C差值——进水COD-出水COD
脱氮除磷工艺:
W=进水量*(5*N差值2+15*TP差值-C差值)/碳源COD当量
其中:
W——脱氮除磷工艺碳源投加量
N差值2——进水TN-排放要求的TN
TP差值——进水TP-排放要求的TP
C差值——进水COD-出水COD
无锡沃涛化工产品有限公司:https://www.tanyuanwx.cn/ 碳源专业生产厂家欢迎您的光临!
请百度一下:无锡碳源,无锡碳源厂家
录入时间:2020/11/18 9:27:28 点击次数:213
除碳工艺为什么加碳源?:https://www.tanyuanwx.cn/shown-114
下一条:碳源投加量计算的思路总结
上一条:低负荷运行?碳源不足?看北排11座再生水厂怎么做